慶陽網訊 (通訊員劉新艷、溫聰聰)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強化就業優先政策,健全就業公共服務體系,加強困難群體就業兜底幫扶,讓人人都有通過勤奮勞動實現發展自身的機會。西峰區不斷創新工作方式,通過實用技術培訓、創業扶持、集中就業、助殘扶貧基地建設等多種形式,增強困難群體創業就業本領,促進就業增收。
盛夏時節,在慶陽群英香包有限公司殘疾人就業創業基地里,工人們穿針引線繡出栩栩如生的花鳥魚蟲。公司負責人左煥茸時而在繡坊,時而在機繡車間,用眼神、手勢和工人們交流繡制技巧。
“在香包刺繡培訓過程中,我發現有很多聽力殘疾或肢體殘疾的婦女,她們心靈手巧,我就分批分層次培訓,從配線、針法到設計,一步一步教?!弊鬅ㄈ渍f。有些行動不便的人,她就上門去教,再把成品收回來進行銷售。
慶陽群英香包有限公司殘疾人就業創業基地把扶殘助弱作為企業文化的重要內容,注重香包刺繡技藝培訓傳承,帶動農村貧困婦女、留守婦女、殘疾人等困難群體發展“炕頭”經濟。多年來,左煥茸免費培訓1200多名農村婦女、800多名殘疾人,帶動就業1000多人?!坝辛艘患贾L,就有了謀生的本領?!弊鬅ㄈ渍f。很多人學到技藝后,到外地發展,每月可收入5000多元。
“指尖技藝”讓困難群體吃上了“手藝飯”,電子商務則托起了殘障人士的“云端”就業夢。7月11日,筆者走進集善樂業殘疾人網絡就業(甘肅·慶陽)基地,網絡電話響個不停,30多名殘障人士忙著接聽、回復來自全國各地的申通客服熱線電話。
今年42歲的曹旭,因疾病致使雙腿行走不便,找工作多次碰壁。沒有經濟收入,他靠低保和朋友親戚接濟度日,生活特別拮據。2021年7月,曹旭加入集善樂業這個大家庭,成為一名客服人員?!爱斈玫降谝环莨べY時,我特別激動,感覺生活充滿了希望?!辈苄裾f。在這里,他找到了自信,有了新的奮斗目標,并通過雙手實現了自我價值。兩年時間,他的客服業務越發熟練,工資也從開始的2000元增長到如今的4000多元。
據了解,集善樂業殘疾人網絡就業(甘肅·慶陽)基地以大數據標注、客服等互聯網業務為就業項目,助力殘障人士平等就業,幫助他們實現人生價值的同時,更好地融入社會、服務社會。目前,已帶動200多名像曹旭一樣的殘障人士從事“數字化”工作?!澳壳盎丶邪仓玫墓ぷ魅藛T,最高收入8600元,平均收入3800元以上?!被剌o導員李華寧說。
西峰區以困難群體就業服務需求為導向,開展各類職業技能培訓“授人以漁”,越來越多的殘障人士學會了技藝、增長了本事,實現了就業創業。目前,全區自主創業殘疾人175名、靈活就業196名、新業態就業30名?!敖窈?,我們會充分發揮殘聯的政策優勢、資金優勢,發展壯大殘疾人就業基地,輻射帶動轄區和周邊縣(區)更多殘障人士實現穩崗就業?!蔽鞣鍏^殘疾人聯合會干事付良犇說。